【世界精神卫生日】关于精神分裂症,您可能忽视了这个症状
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,精神分裂症影响全球约2400万人或每300人中的1人1。根据中国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,中国精神分裂症的12个月患病率为0.6%,据此计算,中国约有800万精神分裂症患者2。

如何通过生活方式改善抑郁?这些问题值得一问
基于生活方式的精神卫生保健(通过评估及干预影响健康的生活方式因素,推动精神障碍的预防、治疗及康复。生活方式在抑郁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得到了RANZCP、NICE

减停抗精神病药后复发的高危因素:最新meta分析
很多病情稳定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希望停用抗精神病药,或降低现有药物的剂量。减停抗精神病药可能有利于患者总体功能的恢复,但也与更高的复发及再入院风险相关。因此,探讨减停抗精神病药后复发的高危因素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。

使用褪黑素助眠的简洁建议
由于倒时差、倒班、临时熬夜等睡眠节律问题,很多人存在短期改善睡眠的需求。褪黑素的安全性问题(如,影响内分泌系统)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,不建议长期使用,但短期内或可作为临时调整睡眠节律

家族史如何影响双相障碍的个体化治疗?
对于双相障碍患者而言,家族史是非常重要的诊断及选药依据,同时也与患者的自杀风险及共病密切相关。

轻中度抑郁:锻炼、抗抑郁药、联合治疗孰优孰劣?
近年来,锻炼陆续获得欧洲EPA指南、加拿大CANMAT指南、英国NICE指南、澳洲RANZCP指南的推荐,作为非严重抑郁症的替代治疗。然而,美国心理学会抑郁指南则持不同观点,认为只有在药物或心理治疗无效或无法接受时才考虑使用。

双相障碍伴混合特征如何治疗?全程综合管理是关键!
美国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(DSM-5)提出了混合特征的概念,即情感发作(符合躁狂/轻躁狂发作或抑郁发作标准)同时具有至少3项相反情感症状[1]。相较于DSM-IV与ICD-10,DSM-5则纳

量表工具众多,究竟如何识别双相障碍伴快速循环?
快速循环(Rapid Cycling)指在先前的12个月内至少有4次符合躁狂、轻躁狂或重性抑郁发作诊断标准的心境发作,是双相障碍病程的一种临床特征而非疾病亚型。

她/他为什么更换抗精神病药?——一项针对换药原因及类型的分析
使用抗精神病药的患者中,相当一部分因种种原因停用了原药物,换用了另一种成分或剂型不同的抗精神病药。临床常见的换药原因包括无法耐受副作用、疗效差、依从性不佳、患者个人偏好等,但基于病历记

面对急性精神病患者,评估躯体状况能让医生更安全
患者男,53岁,既往病史不明,因在家中妄想加重被送至急诊。急诊评估见患者定向力受损,无法提供关于当前疾病的任何具体信息;极端激越,不能配合系统的体格检查。
